当前的位置:首页 > 张名丽工作室 > 书记讲堂 >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问答(六)

 

1.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如何产生?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按照守信念、讲奉献、重品行,懂经营、会管理、善协调,热爱党务工作和熟悉群众工作的标准进行选配,一般从企业内部选举产生。从来源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主要由内选和外派两种办法产生。内选的书记基本是兼任,外派的往往是带着任务的兼职干部,其中有的是党政机关退二线的干部,有的是兼任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当地干部。一般来说,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主要是通过选举产生,即在征求非公有制企业主和党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召开企业党员大会,由企业内部党员或党代表选举产生;其次是选派,即在非公有制企业主同意的情况下,上级党组织为企业选派党组织书记。此外,还可以选派优秀专职党务工作者担任联合党组织书记;选派机关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企业挂职从事党建工作。规模大、党员数量多的企业由党员企业主担任党组织书记的,应配备专职副书记。提倡不是企业出资人的党组织书记、副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工会主席、副主席;也可以由党员身份的工会主席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党组织书记、副书记。  

2.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的地位是什么?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的地位是:领导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企业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把守信念、讲奉献、重品行、懂经营、会管理、善协调,热爱党务工作和熟悉群众工作的党组织书记及时选派到非公有制企业中,有助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  

3.新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肩负哪些任务?  

新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肩负如下任务:一是加大工作力度,按照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严格把关,注重质量,加大在非公有制企业生产一线职工、专业技术骨干及经营管理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重视在农民工中发展党员,注意培养发展符合条件的企业出资人入党。引导和督促流动党员及时接转组织关系。二是对兼并重组的企业,注意保持党的工作连续性,妥善做好职工群众的分流安置和思想稳定工作。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推动党的政策进企业、政府服务进企业、先进文化进企业。三是建立双向互动工作机制。按照企业需要、党员欢迎、职工赞成的原则,注意取得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理解和支持,把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目标同向、互促共进。建立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共同学习制度,熟悉党和国家政策法规、了解上级决策部署、沟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探索建立党组织书记参加或列席企业管理层重要会议制度、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协商和恳谈制度。党组织要邀请企业出资人、经营管理人员参加相关活动,注重发挥企业管理层中党员和党员工会主席的作用,做好党的工作,四是探索开展开放式党组织活动。认真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督促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按期换届。五是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和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注重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推进党员管理信息化,健全城乡一体、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实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便于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的党员信息卡制度。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及时反映涉及党员切身利益的重要情况,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注重解决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4.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应具备哪些能力素质?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应具备以下能力素质:一是政治信念坚定,党性观念强,组织协调能力强,熟悉并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二是了解党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党务工作经验;三是在党员和职工群众中有一定影响和威望,群众观点鲜明,能够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够调动广大党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团结和带领全体职工开展工作;四是政策观念强,政策水平高,既能够坚持原则,又能够灵活应变,善于协调企业内部各方面关系,既能与企业出资人和经营管理者共事,又能监督企业依法经营和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五是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经营管理知识,掌握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必要的科技知识和岗位技能;六是在企业中处于经营管理决策层的位置,或担任中级以上管理职务,或是非公有制企业主要业务的骨干;七是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社会活动能力,善于取得上级党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工作的指导和支持,能够帮助企业协调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此外,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处于基层生产、工作的第一线,应当由身体健康、年富力强的优秀党员干部来担任。  

5.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如何处理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处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关系,实际上是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显然,经济决定政治,政治为经济服务。因此,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必须明确把握这种关系,必须把党建工作定位在促进企业发展上。一方面,要明确党建工作的目的是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党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因而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党的建设也是为了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因此,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必须坚持围绕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开展工作,努力寻找企业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的结合点,决不能脱离企业生产经营就党建抓党建,更不能为单纯搞党的活动而打乱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另一方面,要明确党建工作也是生产力。开展企业党建工作更容易使企业得到上级党组织、政府在政策上的指导和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方面的扶持和帮助,是获得各种政治资源的有效途径。同时,在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为广大职工树立示范标杆,增强全体党员和职工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